2025-02-23 07:04:53 | 高校网
我觉得是有用的。绩点简单来说,就是加权的课程学分+加分绩点。绩点等级是评估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
高校每年都会进行国家奖学金的评选,而学分和绩点则是奖学金评选的重要参评条件之一,排名越靠前,得到奖学金的可能性就越高。
很多学校都有保研资格,保研意味着可以免去研究生初试,不用再花费至少一年的时间备考政治、英语,专业课等科目。在评选过程中,学校主要以成绩排名作为参照标准,学分绩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申请国外院校的时候,高校往往会要求学生提供学习成绩的平均绩点,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将优先考虑平均绩点高的学生。
对于某些学校,各学期平均绩点小于等于2.0,如果收到三次预警就要考虑退学了。全学程平均学分绩点要达2.0及以上,否则无法拿到学位证,会被延毕。对于转专业,绩点、成绩排名要求达到前列。辅修专业政策,平均学分绩点大于等于2.0,且无作弊行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如果你的绩点低的话,对于保研、比赛、科研等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近几年不少学校进一步提升了成绩在保研过程中的权重,对于有保研计划的同学来说,绩点的影响并不直接,但是在复试过程中,老师确实会关注本科期间的绩点,如果绩点太低通常也会提出质疑,所以对于这类同学,一定要重视绩点和排名。 高校网
对于就业的学生来说,绩点是有一点影响的,但是不同专业对于绩点还是有不同的关注。不管是就业还是考研,如果自己的成绩单不好看,那会大大地降低自己的竞争力。所以,无论什么,一定要好好学习,好的成绩单,为你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绩点 是评估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国内大部分高校通用的计算方法是:绩点=分数/10-5,学分绩点=学分*绩点=学分*(分数/10-5)(90分以上按90分计算)。
作为 应试教育 的产物,绩点是考量学生 学习能力 的最具普适性的一个检验手段。而作为这样一个全民适用的标准,绩点的高低无疑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
绩点的作用
1、毫无奖学金的评比就需要看你的绩点
2、 转专业 (很多学校要求必须考到专业排名前几,才可以转专业)
3、出国留学
4、保研
5、申请交流项目
二、“学分”是用来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一种单位。一个学分约等于一个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从事1时学术工作并且连续一个学期的量,它不包括学生与教师或同学进行的课外讨论与交流、准备考试以及从事其他与课程有关但与课程教学无直接联系的学术工作的量。
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
管理制度
。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
美国哈佛大学
。
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
扩展资料
学分制的优点
1、以学分代替学年。以弹性的 教学计划 和学制代替刚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需要教学计划有较大的时间弹性和选课弹性。以选课代替排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甚至随时改变专业。
2、能够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这是和自主选课制度相对而言,学校可以把选课的人数作为评价老师教学的标准,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能够真正的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4、高校 学分制收费 对缓解当前贫困生学费难题有积极的意义。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如果选择三年修完全部学分,实质上等于减少了接受 高等教育 的总费用。同样,有的贫困生可以通过延长毕业期限的办法,通过适当少修学分、半工半读的办法,来分解学费负担。
5、在规定的有较大弹性的学籍有效时间内,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学课程的自由,只要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并选学部分选修课,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可毕业。
6、有助于缓解集中就业压力,有利于学生就业。和对于非学分制教学的院校而言,学生可以提前一年或是半年就业,当其他大多数院校的学生还在为写毕业论文而努力,我们学生就可以在少的竞争压力下提前就业。
7、学分制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过去一些学校开设课程重复,即使同一内容,在类似课程中反复讲,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资源浪费,实行学分制后,重复课程学生可以不选。
8、学分制改革提高了收费的透明度,规范了收费行为。以往学校通常每年只是给学生一个学费的总数,不管学生选多少课,均缴纳统一标准的学年学费,提前毕业的学生照样缴纳学费等。
学分制改革后,每一个学分"明码实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选择。这样的"明码实价"让学生心里有了底,在一定程度上也克服了高校的乱收费。
学分制的不足
1、教学计划的强制能力的减弱和学生在修学计划上的充分自由,在第一学期往往会因学生的选课经验不足,导致一定程度上的迷茫,需要加强有关人员的指导。
2、学生选课 自由度 的加大,容易导致学习缺乏集体荣誉感,给学生的 行政管理工作 带来一定的困难。
3、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约束力较小,容易使学习组织松弛,学习过程靠自觉,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绩点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学分制
高校网(https://www.hengaoxi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学专业成绩是怎么算的啊!算绩点还是分数还是什么的?的相关内容。
绩点是评估大学学习表现的一种标准,国内大部分高校采用此方法计算。具体公式为:绩点=分数/10-5。分数高于90分时,按90分计算,绩点为4分。80至90分为3分,70至80分为2分,60至70分为1分,低于60分为0分。平均学分绩点通常认为3.7分为优秀,3.5分为良好,2.5分为中等,1分为及格。2024-10-10 00:41:42
2024-08-22 17:29:41
2024-09-10 13:00:56
2024-07-03 16:33:01
2024-08-23 21:25:18
2024-11-19 07:42:14